很多人年紀大了,心火腎水無法平衡,就容易心腎不交,五心煩熱,從而失眠,此時艾灸湧泉穴,配合神門、內關,可交通心腎,堅持一周到一兩個月,失眠癥狀大多會明顯好轉,慢慢痊癒。
除了補腎元,湧泉還是人體火氣的源頭,有納火、引火下行之功效,且中醫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湧泉雖然在腳上,卻能通過經絡傳導調理人上半身的上火問題。
為了達到更好的引火歸源效果,可以先熱水泡足10分鐘,然後艾灸湧泉,堅持上火的人,艾灸後上火的人,均可多灸湧泉。百會穴很好找,就在我們頭頂,髮際正中直上7寸,或耳尖連線的中點就是。 最早的時候,百會也叫崑崙,意為群山之巔,陽氣的頂點,俯臨大地,溫暖周身(因為與腳後跟的崑崙穴同名取消)。中醫說腦為元神之府,管理整具身軀,百會穴盤踞此地,自然要負起保障一方安寧的作用。 所以,但凡腦部疾病,頭痛腦熱,都可以找百會穴。除此之外,對於人體最重要的氣血迴圈,百會穴也有奇效。 它坐鎮人的腦袋中間,總領一身陽氣,諸陽之會。 經常按揉或艾灸百會,可升陽提氣,疏通經絡氣血,使人中氣十足,被稱為百歲穴。我們發現,人老了,中氣下陷,升陽無力,氣血無法托起身體。比如很多年輕人有胃下垂,長期艾灸百會穴,或者每天用手指頭在百會穴上旋轉按摩30~50下,可以很好地説明提升中氣,固護陽氣,將胃慢慢地托起來,繼續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
保護自己的記憶力,要從年輕做起。 《內經》中便說:“腎主骨生髓”,“髓者以腦為主”,意思是說腎氣是大腦的最大“供養者”,而記憶力由大腦控制,可見記憶力好好,與腎氣強弱密切相關。注意:百會朝天,通天合陽,湧泉接地,通地合陰。 湧泉穴與百會穴,均與陽氣有關,在三九天配合施灸,天地相合,可使人體內的陰陽小迴圈,與自然界陰陽的大迴圈契合一體,有助於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