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氣傷人範圍較廣,生活中常見的這些問題,都與受寒有關:
而且,中醫認為陰陽互相依存,一處寒則一處熱,寒氣容易束縛體表產生鬱熱。
如果你經常上火而又覺得身體內有寒氣的話,那可能是虛火。
此時別急於吃降火的食物或藥物,要調理好身體達到陰陽平衡,否則可能身體會越來越虛,火氣越來越大。
避免寒邪傷人,唯一的方法就是——乘涼適可而止,別貪涼!三伏天天氣炎熱,在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大家會選擇小聚,而燒烤、海鮮以及啤酒這些自然是最好的搭配。但是,這卻是廣大痛風患者飲食當中的一個雷區。
因為,啤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成分會抑制體內尿酸的排泄,海鮮是高嘌呤食物,嘌呤正是尿酸形成的原料。偶爾吃海鮮、喝啤酒不會必然引起痛風,但長期如此會導致體內尿酸增多,痛風就容易發生。
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 另一方面,由於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迴圈受阻,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據統計,每年最熱的7~8月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且以心梗、腦卒中等急症更為多見。因此,三高人群在此時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少食辛辣寒冷等刺激性食物、適當體育鍛煉、不可長時間戶外活動、高血壓患者平時要監測血壓。夏天氣溫高,很適合細菌繁殖,食物更容易腐壞變質。 稍有不慎,就會病從口入。最常見的,是有些放進冰箱的“隔夜菜”明明聞著沒餿、吃起來正常,但其中已有細菌滋生。大人孩子進食后,全家「中招」患急性腸炎的病例不在少數。因此,大家最好少吃隔夜西瓜、隔夜菜、涼拌菜、生海鮮等食品,餐食最好現吃現做,不要囤貨。尤其是對老人而言,夏季腹瀉不是小病,若本身有心腦血管病,腹瀉時人體處於脫水狀態,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很容易促使血栓形成,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腦梗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