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 ”
面對美食,有些人淺嘗輒止,有些人卻非要吃到直不起腰才作罷,美其名曰不浪費糧食,可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很大的潛在危害。長期飲食過度,輕則導致我們營養過剩,產生肥胖; 重則就出現肝臟腸胃負擔,引發疾病,出現癌症。故佛家有言:「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
於惡,勿生增減。 ”即把飲食當作服藥,不挑食,以對治貪圖口福的念頭,也可提前想好七八分飽的量,吃完后絕不多吃一口。“定時定量,脾主信,信者信用,守時,守量即為信。”古人倡導在飲食上要有節制,合乎中道,既有益於個人身體健康,也能給社會帶來好風氣。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母需孝敬,下有兒女待哺育,免不了應酬喝酒,平時的飲食油膩且雜亂。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每周可抽出兩天時間進行輕斷食,適當的給身體一定的饑餓感,能讓細胞保持活性,使我們更加長壽木心曾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可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短視頻、直播,快節奏的生活,使得每一分鐘都有無數的資訊湧入我們的生活。尤其年齡越大,越不想和世界脫軌,只能不斷地刷新手機頁面,篩選出和生活有關的資訊,看得越多,越感受到世界的新奇。
於是,我們的夜越熬越長,我們的眼睛越來越花,我們的精神也越來越萎靡。 這樣的生活,正一點一點地摧毀著我們的身體。人到中年,身体早已不比年轻人,每一次晚睡,都是对身体的挑衅,每一次放不下的手机,都是对生命的敷衍。要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看似跑赢了时间,娱乐了自己,实则失去了健康,失去了以后陪伴家人的珍贵时间。所以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大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将手机放到离床较远的地方,或者是进行关机处理。
人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健康都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身体棒棒的,才不会祸及老伴,才不会拖累儿女。
79994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