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足睡眠
在季節交替時,易出現因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蕁麻疹、帶狀皰疹等與免疫力下降相關的疾病,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要保證醒來時體力恢復、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於6小時。美國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研究發現,常吃大蒜不僅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還能説明防止心臟類疾病。 不過,腸胃疾病患者要少吃。但大蒜素遇熱易揮發,建議將其搗碎后放置10~15分鐘再吃,讓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質互相作用,提高營養價值。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劑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 生薑是天然的鎮痛劑和解毒劑,有一定對抗感染的作用; 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性。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的食物,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侵蝕和有害分子的損害,促進免疫系統健康。下午3、4點后,人體精力開始衰退,此時,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點心不僅能補充熱量,還能緩解連續工作后的疲勞,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健康。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一項報告顯示,運動能夠説明「沖洗」肺部細菌,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能力。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但在身體基礎狀況正常的情況下保證每週五天,每次30分鐘~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保持體內高水平維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預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問題。一般來說上午十點、下午四點陽光中紫外線偏低,可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曬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即可。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生活中,要多些積極向上的思想,通過運動、讀書、與朋友聊天冥想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