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3天后,應急部門又進行所謂“受控釋放”,也就是將車上的氯乙烯排放並燃燒,據稱是為免發生爆炸。 而儘管當地空氣及水質監測一直號稱「正常」,一度被疏散的居民也被允許返家。 但近日,當地居民紛紛表示飼養的動物莫名生病甚至死亡,附近河裡也出現大量死魚。
不止氯乙烯!
列車還運載其他有毒化學品
涉事貨運列車運營商諾福克南方公司13日公佈列車車廂所載化學品,顯示在列車脫軌起火時排放到大氣和土壤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還包括乙二醇丁醚、丙烯酸異辛酯和異丁烯。
涉事列車約有50節車廂,本月3日晚在俄亥俄州東部鄰近賓夕法尼亞州的小鎮東巴勒斯坦城脫軌,引發大火。 諾福克南方公司先前說10節車廂裝載有毒化學品,其中5節裝載壓縮氯乙烯的車廂因有爆炸風險進行“受控釋放”操作,即所謂在可控條件下釋放這一有毒致癌氣體並讓其持續燃燒。氯乙烯燃燒產生的光氣和氯化氫也是有毒氣體,隨大片煙雲排放,促使當地政府強制疏散事發地點方圓1.6公里的居民。俄亥俄大學空氣品質中心主任凱文·克裡斯特上周說,如果不疏散居民,在“受控釋放”操作中燃燒的有毒化學物質有致命風險。 燃燒殆盡后,這些有毒物質仍可能滲透在土壤中,需要清理乾淨。美國交通部數據顯示,全美每年經鐵路運輸大約450萬噸有毒化學品,平均每天約1.2萬節運載有毒化學品的車廂在城市和村鎮間穿行。據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報導,在疏散區域週邊的一名農場主表示,他農場中的一些動物已出現咳嗽、腹瀉、流淚、無食慾等中毒癥狀。 該農場主說,當地民眾一直被告知,空氣是安全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另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
俄亥俄州氯乙烯洩漏發生後,不少消費者擔心,當地生產的牛奶和飲料還能正常喝嗎?對此,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氯乙烯作為一級致癌物,在自然界中能夠存在較長時間,相關有毒物質會滲透於當地土壤、地下水、湖泊水中,對當地生態系統會造成嚴重破壞,短期內不建議消費者食用該地生產的牛奶、飲料等食品。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向中新經緯表示,此次氯乙烯洩漏將對當地生態系統勢產生較大的危害,食品產業也將受到較大影響。 朱丹蓬預計,相關有害物質的降解至少得五年以上,當地生產的食品在較長時間內勢必會受到消費端的抵制。
張旭晟指出,氯乙烯洩漏後進入大氣和水環境,經陽光或者微生物代謝的產物則更為複雜,可能出現醛類和醚類物質等。 雖然氯乙烯的水溶性差,但仍存在污染土壤進而影響農作物的可能性。 因此,如果發生了氯乙烯洩漏,建議短期內對被污染地區的農副產品和奶製品加強監測,以評估其安全性後實施相應處理措施。據公開資料,俄亥俄州位於美國中東部,是五大湖地區的組成部分,耕地佔全州面積2/3以上,玉米、燕麥、乾草產量居美國前列,還向城市提供大量水果、蔬菜,1850年農產品產量曾佔美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