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醫生解釋,低鈉其實非常常見,當然如果不及時糾正發展到重度低鈉(120mmol/L以下)確實會有生命危險。
引起低鈉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脫水,嘔吐,腹瀉,腹水,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長期服用利尿劑都可能出現低滲性脫水。“這就是我一開始問病史的時候要追問那麼多情況的原因。” 楊瑾說。水中毒也是低鈉的一個原因,但是一般很少發生於腎功能正常的患者。 如果患者本身腎臟功能不好,喝進去的水,無法排除,尿液少,是會出現低鈉。“除非喝得實在太大量超過自身腎臟的排水能力,如果只是普通的飲水愛好者一般是沒事的。”浙大邵逸夫醫院感染病科主任呂芳芳則表示:對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病毒感染確實會引發低鈉,這是病毒感染后的併發症。水中毒不是憑空發生的,平時健康良好的中青年人不大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有基礎疾病的患者,確實要小心。兩位醫生都表示,新冠期間多補水是肯定沒錯的,但是品種盡量多元,除了水以外,適當喝點蔬菜湯、果汁、電解質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喝水太多真的可能有危險。 很多流行病學專家指出,感冒時如果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脫水。
此時,大腦會自動發出信號,通過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以滿足體內電解質濃度平衡的需要。 這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自髮性脫水”。 當水的攝入量超過腎臟的排出能力時,會引起水中毒。 尤其是原本有腎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狀況的人群,要特別注意。所以,「陽了」或者感冒了不能一味地大量喝水,24小時內喝水不要超過3升,在喝水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足夠的電解質。 可以通過吃水果、喝粥或者電解質飲料、沖一點淡淡的鹽糖水等來補充人體流失的電解質。
79994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