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累」「困」」沒勁兒」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口頭禪。
原來累了、困了,睡一覺就又生龍活虎了,但現在即使睡得夠多了,還是覺得不解乏。在中醫看來,常常覺得很累,不僅全身乏力、腰膝軟癱、記憶力下降,還經常口瘡、口幹、易發怒,這都是心腎不交的表現。
中醫認為,心主火,腎主水,這兩者的重要性就好比《尚書》所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說的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是做飯的水及加熱的火。
心火和腎水在人體活動中相互作用,彼此協調,身體中的津液、血液從屬於水,腎火則代表著生命活動中產生及需要的陽氣,共同組成生命之源。
腎水要上濟心火,使得心火不會過於亢盛,心火要下行暖腎水,使得腎水不會過於寒涼,二者相互制約為用。 如果二者之間的平衡打破,如心火過亢或心陰不足、腎水不足或腎陰虛等都會出現陽氣浮越或陰氣不足的癥狀,即我們所說的心腎不交的狀態。
陽氣浮越則會口瘡、口幹、易發怒、心煩、失眠、潮熱、汗多、尿黃、便幹等。
陰氣不足則有四肢軟癱、腰膝酸軟、乏力、下肢發冷的表現。
這些癥狀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這與西醫所說的慢性疲勞綜合征基本相似,都是一種亞健康狀態
这一类人更加容易出现心阳亢盛、阳亢制阴的状态,最终导致心肾不交。
人体阴阳之气的循行需要经过中焦脾胃,中焦是气血阴阳等物质中转之处,同时也是水火的分界。
嗜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的人,脾胃之气受损,功能受限,中焦受阻,水火之行受限。因此,这类人容易体内过热或过寒,从而导致阴阳失调,水火不济。
老年人年老体衰,脏腑功能下降,心神的功用也随之退化,稍有外邪侵袭或者饮食不当,就有较大概率出现脏腑功能障碍,会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肾不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