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生之道方面,金老除了強調食補的重要性外,還從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出發,告誡人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脾胃和腎。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在金老看來,生命就像一棵樹,脾就像土壤,好的土壤能幫助樹來吸收營養。 而腎則是樹的根,根紮得深,分佈得廣,樹才能長得壯實。 脾胃壞了,消化不好,人的營養就差; 有病了要吃藥,葯到了胃裡無法分解,藥性無法起作用,吃了也等於白吃。 腎功能不好,體內的廢物無法排出,這就是把一個人的根本破壞了。看病的時候,大夫首先要望、聞、問、切。 問的時候一般都要先問問患者飲食怎麼樣,吃東西香不香,大便怎麼樣? 如果病人說:“我吃東西都挺好的。 “大夫心裡就踏實了,不管有什麼病都好調理。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通於腦,可見人的聰明伶俐和腎功能強健也有關。 所以要養生,就要把脾胃養好,把腎護好。不過,食補吃得再好,不動起來,也難以吸收好,吃了也是白吃!金老雖年過九旬,但仍精神矍鑠,這不僅和他保養有關,還和他常年堅持鍛煉密切相關。 他說:“我起床講求三個半分鐘,即醒半分鐘,坐半分鐘,站半分鐘,然後在床上進行簡單的鍛煉:第二步,搓耳朵,做30遍,因耳朵穴位較多,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第三步,搓腳,兩腳對著,兩隻手專門搓腳心,每天1個小時,從全身的主要穴位,循序漸進到全身的簡單運動,一項一項地進行鍛煉。 ”床上鍛煉之後,金老會到樓下的公園裡,找一個人少的地方,做幾次深呼吸,這是他堅持了18年的深呼吸鍛煉,並因此受益匪淺。經過一番吐故納新后,金老還要花上15分鐘做一套保健操。 吐故納新加上做操,每天不到20分鐘的時間,十幾年來,無論多忙,金老從沒有間斷過。 而且金老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規矩,就是日出之後再進行鍛煉,他認為只有太陽出來了,空氣才能新鮮。除此之外,他還每天堅持散步,一次至少走四裡地。 這個習慣金老至少堅持了30年。 建議大家每天鍛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鍛煉內容可以採取最簡單的辦法,走半個小時,光走路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動起來總比不動強。